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把握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本科教育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目标任务。到2022年,“以本为本”理念牢固确立,“四个回归”全面落实,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选树20所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600个一流本科专业点、2000门一流线上线下课程、300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00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0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育500项教学成果,表彰200名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学名师,引领带动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育人能力显着增强,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校质量督导评估制度更加完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二、聚焦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3.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坚持德才兼修。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5.加强思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校制度,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
6.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7.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相关规定,严管严抓教学秩序。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8.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通识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建立课程内容更新机制,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建立课程审核、评估、准入和退出机制。探索课程主讲教师责任制,实行新课程备案和新教师开课预讲制,完善课后学业辅导和答疑制度。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9.严格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学业管理,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加大过程考核成绩比重,逐步取消“清考”制度。推进基础理论课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考分离,健全试卷事后评审分析和抽查制度。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严格监控。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严厉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10.加强教材规划建设。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材建设全过程,加快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健全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推进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加强任课教师全员培训,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
1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鼓励新建或利用各种场地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好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发挥“互联网+”大赛、学科竞赛等活动的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和能力证书。
1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修订完善与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相关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加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挖掘树立优秀在校生、毕业生先进典型。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依法依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强化教师授课纪律约束。贯彻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选树200名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学名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1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100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建立30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质量评价。深入实施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项目,举办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
15.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采取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把给本科生授课情况作为教师评聘副教授、教授的基本条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课时酬金。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培育500项优秀教学成果。
五、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16.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省级统筹,建立完善专业布局优化机制。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科学编制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严格控制专业布点过多、招生培养规模过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增设新点。调减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社会需求量较少、“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量及招生计划。高校要主动布局与我省“三区一群”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培育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7.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积极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分期分批建设600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高校根据不同的办学定位、专业基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办学优势和特色,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专业。适应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办学条件主动公开制度,适应高考改革需求,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推动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8.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改造传统教室,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素养和能力。
19.加强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大力推进慕课的建、用、学、管,规划建设1000门省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和1000门省级一流线下课程,建设300项左右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示范带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建好用好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支持高校建立课程联盟,推进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七、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20.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与相关部门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相关部门与高校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
21.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是工学、农学、医学和师范类专业要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鼓励建设校内“准工厂化”的综合型实训基地和集中独立的“大工程教育”实践共享平台。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学生实习实践质量。
22.推进科研与教学融合。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推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融合,建立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要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支持有研究潜力的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
23.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围绕我省急需的农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类学科专业,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提升合作办学质量。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访学,引进世界名校师资,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八、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24.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作用,加强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过程、培养质量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的统筹指导,开展本科专业评估。推进高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针对突出质量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建立评估认证结果公示和约谈、整改复查机制。发挥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行业部门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25.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大学的首要指标,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高校追求卓越,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高校要强化质量保障主体责任,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评估结果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社会公开。
九、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水平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26.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将加强本科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评估机制,科学配置公共资源,指导督促高校将建设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协调配套,统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制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重大项目,引导支持高校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各高校要加大本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与国家、省级政策的衔接、配套和落实。
27.落实主体责任。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本科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学校有关部门要协同落实,层层压实责任,本科教育任务落实情况要列入年度考核内容。院系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好各项建设任务。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选优配足人员,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业务培训等方面为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8.注重总结宣传。省教育厅采取适当方式开展高校本科教育绩效评价,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监测,试点开展校(院)长本科教育述职工作。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建立激励机制,选树20所立德树人标杆学校,表彰一批本科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建设中涌现的好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的政策制度。加大对本科教育改革实践成果的宣传,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